首先,从注射给药的药物特性来说:
①肌内注射是将药物注射于肌肉组织中,一次剂量为1-5ml.注射油溶液、混悬液及乳浊液都可肌内注射。水或油的混悬液是水难溶性或注射后要求药效延长的药物。乳剂型注射液是水不溶性药物。
②静脉输液需将药物输入静脉内,一次剂量约为几百或几千毫升,多为水溶液。溶液型注射剂是易溶于水且在水溶液中稳定的药物。粉针剂是易溶于水且在水溶液中不稳定的药物。
其次,从疾病进展程度来说:
如普通感冒,使用药物治疗时首选口服药物,避免无根据的盲目静脉补液。静脉补液仅适于:因感冒导致患者原有基础疾病加重,或出现并发症;由于患者严重腹泻或高热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由于胃肠不适、呕吐而无法进食。又如流行性感冒,主要的抗病毒药物是神经氨酸酶抑制剂(NAI)如口服磷酸奥司他韦、吸入扎那米韦、静脉用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3种药临床疗效相似,给药途径有所不同。一般无基础疾病的流感患者,轻症可选口服给药,如磷酸奥司他韦胶囊或颗粒,但若为流感重症患者、无法接受吸入或口服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的患者和对其他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疗效不佳或产生耐药的患者可选用静脉用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且该药还适于各年龄段人群。
再者,从吸收方面来说:
①药物注入肌肉组织后,吸收速率取决于注射部位的血流速度。若是皮下脂肪较厚,吸收较慢。再者有些药物因溶解度低,在注射部位形成沉淀,造成难以吸收或吸收缓慢。
②静脉输液是药物直接注入血液循环系统,不存在吸收过程,作用迅速,生物利用度为100%.给药后起效速率略高于肌内注射。
由上可知,生病时是要打“屁股针”,还是打“吊针”,是根据药物的注射剂型、疾病进展程度及治疗目的等多方面决定的。
天天养生提供“为什么现在生病很少打屁股针了?”阅读,如果你很喜欢这些分享的“为什么现在生病很少打屁股针了?”内容,希望你通过“为什么现在生病很少打屁股针了?”,找到通往健康之路的金钥匙。
为什么现在生病很少打屁股针了?的相关内容介绍:
【本文转载于天天养生:「http://www.ttys5.com/shanshi/shunshi/2018-03-23/151623.html」,如涉及到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体格子 » 为什么现在生病很少打屁股针了?